English

新法接生七十年妇幼卫生要上“星级”

1999-11-07 来源:生活时报 记者 李新 我有话说

本报北京11月6日讯(记者李新)今天一大早,严仁英等来自北医大一院、三院、妇产医院的近10位妇产科专家就赶到北京东四妇产医院,参加这里举行的义诊活动。今天的活动是为纪念一个特别的日子,70年前,中国第一个助产学校——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在这里诞生,此后新法接生开始在中国逐渐推广普及,无数妇女因此摆脱了孕产期死亡的厄运。

本世纪30年代以前,“稳婆”(接生婆)接生一直我国主要的接生方式。由于缺乏科学的接生知识和严格的操作规范,孕产妇死亡发生率很高。当时形容孕妇生产如过“鬼门关”。1929年11月18日,留美回来的妇产医学专家杨崇瑞博士在北京创建国立第一助产学校,推广以消毒和专业助产人员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新法接生。

记者在义诊现场了解到,由于新法接生等各项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措施得力,建国以来,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连年下降,目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。目前,妇幼保健工作又面临新的变革。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势头已得到有效控制。以北京东城区为例,该区已连续4年人口负增长,80年代,东四妇产医院每月接生新生儿约500个,有时产床紧张,不得不两个产妇对角使用一张床,现在每月平均接生新生儿为70个左右。孕产妇数量的减少,使各妇产医疗机构普遍面临门诊及住院量下降的问题。而产妇及其家庭也对产院的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。于是,北京各妇幼保健机构纷纷改变传统服务模式。目前,北京地区有条件的妇幼保健院都已开设“温馨爱屋”产房,母婴同室、丈夫陪住,产房内有卫生间、空调、冰箱、电话。虽然每天数百元的床位费要自己出,但普遍供不应求。海淀区妇产医院最早引进产妇监视系统,产妇生产时,丈夫和家人可在产房外看到婴儿出生的全过程,还可与产妇通话。东四妇产医院开设儿童保健科和更年期妇女科,将妇幼卫生工作的对象从孕产妇扩大到整个人群。此外,大部分区县的妇保机构都花巨资对自身的软硬件进行改造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在该院迁至豪华现代的新院楼后,院领导自豪地对记者说:“我们保健院的硬件一点也不比城里上星级的宾馆差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